2022年9月27日,在潤靈環球與諾亞控股、第一財經研究院、中創碳投聯合舉辦的首屆2022年中國上市公司TCFD氣候相關財務信息評級發布暨研討會上,國投瑞銀基金管理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王彥杰從金融視角分享了對TCFD實踐價值的解讀。
國投瑞銀公司股東為全球領先的瑞士銀行集團及國投信托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達到最高上限(49%)的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本次分享王彥杰總經理從氣候變化和TCFD建議對投資的影響開始,重點介紹了氣候變化中的風險和機遇如何影響投資回報和可持續性,以及國投瑞銀作為資產管理公司支持和采納TCFD建議的情況介紹,分析了TCFD對于ESG投資四個方面的價值,通過具體案例進一步提出了對于TCFD實踐價值的思考。

圖 | 國投瑞銀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王彥杰經驗分享
王彥杰總經理介紹,風險管理一直是投資流程中重要的一環。對于國投瑞銀而言,物理風險代表舊經濟的固有風險,例如黑天鵝事件;轉型風險代表舊經濟轉向新經濟的變遷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例如能源價格的變化和運營成本帶來的影響;競爭風險代表在新的框架下公司和公司間、地域和地域間存在的風險。在TCFD框架被普遍接受之前,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在投資過程中只受到了小范圍的關注,而TCFD的建議將會在投資過程中對公司的估值決定帶來更充分更透明的判斷基礎。國投瑞銀作為資產管理者更加重視如何使用資本的力量為氣候變化問題帶來正面影響。
國投瑞銀董事會下設置有風險管理委員,每個季度進行ESG工作匯報,內容包括公司投資流程導入、投資組合策略;管理層中設置ESG工作小組,以雙周模式對ESG投資流程進行管理,對特定組合出現異常時進行探討和調整。在戰略規劃方面,國投瑞銀股東瑞銀集團作為全球TCFD工作組中的31個成員之一,制定和推動了國內的ESG基金標準,并形成完整的規范體系。此外,國投瑞銀以測算投資組合的氣候變化風險敞口的方式進行風險管理,并根據國家相關方向和政策制定了公司內部的包括碳中和在內的氣候相關指標和目標。

圖|氣候變化與TCFD建議對投資的影響
作為國內較早導入ESG流程的資管公司,國投瑞銀目標在2023年底前,達到其50%的產品屬于ESG完全整合產品,2025年達到100%的ESG完全整合產品。在此過程中,國投瑞銀認為TCFD框架對于ESG投資具有規范、引導、互補、生態四個方面的價值。TCFD框架下的披露內容能夠在ESG投資的環境方面使投資者具有更清晰、更透明的了解,能夠有效避免“漂綠”等情況的發生。
作為資產管理者,TCFD框架也能使ESG在投資中更好的發揮影響力。從投資者角度而言,為了得到更好的投資回報,ESG投資的三個維度中公司治理方面將擺在首位,而TCFD框架在環境和公司治理兩方面都能起到較好的補充作用,對創造可持續投資的生態也具有全面性幫助。王彥杰總經理以國投瑞銀目前籌備的SDG基金為例,指出在聯合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框架下進行投資時,TCFD能夠為SDG投資方向提供更明確的框架和參考指引,有助于定義投資方向和投資標的的選擇。

圖 | TCFD對ESG投資的價值
我國作為新興市場,上市公司的重視程度不足和市場投資者的認知不足,導致我國目前對于氣候變化的研究較為滯后,同時自愿披露以及審計等問題也導致TCFD的支持成本較高、信息細化程度不夠、信息轉化率比較低等問題,可能導致不同評級機構產生評級結果出入較大。公司披露程度的不同也導致國內的TCFD氣候相關財務信息可比性較低,使投資者無法通過相關信息做出投資決策。而在發達市場TCFD報告也存在與行動缺乏一致性。雖然TCFD披露框架還有待發展,但整體而言,TCFD能夠對資產管理者未來的投資方向提供更充分、透明的信息,也能夠幫助資管行業為投資者創造更好的風險調整和回報。